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单位日前在京联合主办“宏观中国论坛”,请各方面专家共同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并提出政策建议。张曙光、茅于轼、戴园晨、贺阳、盛洪、石小敏、郑京平等经济学界知名学者参加了座谈。与会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结构体制的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随着亚洲经济的恢复和美国经济的继续走强,再加上中国加入WTO已为期不远,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将会有所改善;连续两年的经济扩张将会继续,其政策效应的积累再加上开发西部的宣传,鼓励投资的政策信号已经十分清楚;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IT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因此,二○○○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稍有加快。但是,经济增长能否走出通货紧缩趋势存在的阴影,并实现稳定增长,则取决于我们在体制和政策上作出的调整和选择。
与会者强调,通货紧缩趋势的存在是我国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制度性调整对原有收入分配关系和预期行为造成的冲击:首先,大量下岗和失业使原来的工资成本转变为国有企业的利润,虽对国有企业解困创造了条件,但不利于启动消费;其次,福利分房的货币化吸纳了大量居民储蓄,居民用于购买其它产品的资金大幅下降;第三,民间信用的堵塞妨碍了民间投资的启动;第四,以粮食和棉花价格实行优质优价为代表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会影响农民货币收入的提高;第五,社会保障措施出台滞后,增加了居民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第六,房地产、电信、航空、教育等部门的垄断高价对其它商品价格的替代作用。这些因素都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专家们也指出,虽然制约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中长期因素,并不能支持我国经济进入持续上升的通道,但由于短期宏观经济层面和政策层面“利好”因素的存在,也不排斥短期内经济可能出现“反弹”。